瀏覽次數: 113
「欲把虔心通五極,好將清果奉三娘。」
這是後龍新蓮寺裡的一副對聯。三娘指的是媽祖娘、觀音娘和昭君娘。
手抱琵琶的王昭君和媽祖與觀世音菩薩平起平坐,成了庇護後龍一代居民的神祇。
新蓮寺原名慈安宮,始建於乾隆年間(日治時期才轉為佛寺)。因為這個地方族群複雜,原本就有泰雅族、賽夏族、道卡斯族等原住民,隨後又來了客家人與閩南人,族群之間時起衝突。
媽祖與觀音是客家與閩南人的共同信仰,供奉祂們有助族群和諧。而眾所周知,王昭君是漢朝的和番大使,成效卓著。雖然此番非彼番,但先民的心思單純,供奉王昭君也是寄望祂能庇護漢人,和原住民和睦相處。
新蓮寺也因此成了台灣唯一供奉王昭君的廟宇。
2016年,苗栗縣政府特別舉辦「昭君文化節」,邀請王昭君娘家湖北宜昌市興山縣、夫家內蒙呼和浩特以及武漢市代表蒞臨,同時迎請昭君娘回娘家交流,成了兩岸交流的一樁美事。
走出新蓮寺,發現右方是一個墳場。我看一則報導說,其中有一座墳,子孫來祭拜時,不帶牲禮而只燒金紙,寺方問其原因始知,因祖先被生番獵走人頭,「沒有頭怎麼吃東西?」
由此似亦可知,當年此地先民對生番危害的憂慮。而想到要以王昭君來「和番」,也是一個頗富創意和好意的點子吧?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