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頭份交流道下來,往三灣方向走,沿途街景看起來跟交通要道旁的台灣鄉鎮沒什麼兩樣,而我們就在一個叫做「斗煥坪」的地方停下來。
「斗煥坪」原名「斗換坪」。
「斗」是傳統量器,「斗換」又與「倒換」或「對換」諧音,即交換的意思,而「坪」則是河階或台地。1805年(嘉慶十年),官方在這個中港溪北岸的河階地設置「漢番交易所」,住在三灣、南庄的賽夏族原住民挑著山產來這裡和漢人交換鹽、布、油等生活用品。
我們從幹道走進大成老街,看到一塊刻著「斗換坪老街,井頭伯公祠」的石碑,這裡應該就是當年漢番交易的核心地帶。
在伯公祠(福德祠)前,一面很大的方形石板供桌上架有一部抽水機,我們抵達時,還有一位婦人正在汲水。原來方形加蓋的供桌下其實是一口年代久遠的井,可供當年來此交易者及當地居民使用,而就守在旁邊的井頭伯公(土地公)則可庇護眾人平安及交易順利。
因為旁邊都是住家,現存的空間並不大,但布置得還不錯。汲水的婦人早已離去,只剩下我們兩人勾留在此,安靜地想像當年漢番在此交易的熱鬧場面。
然後,我們往上步行到不遠處的斗煥國小。週日的校園不見人影,正可讓我們好好欣賞多棵樹齡在百年以上的琉球松。
校園內的清水樓和「斗煥國校創校碑記」則是在紀念1918年林清文擔任頭份庄長時,不忍斗換地區的子弟須長途跋涉到頭份公學校就學,而號召熱心人士捐資(他捐最多)設立現在的斗煥國小。出錢蓋學校總是比蓋廟更值得讓後人追念。
最後,我們又往回走,到來時經過卻錯過的大成高中。會特別想看看大成高中,因為從網路上得知,它是頭份地區歷史悠久的知名私校,不只苗栗縣長徐耀昌、前新竹縣長邱鏡淳都是校友;知名作家李喬、沈櫻等也都曾是該校的老師,李喬的《寒夜三部曲》、沈櫻翻譯的《一位陌生女子的來信》更是我年輕時代喜愛的作品。但想不到大成高中今年(2023)卻因只剩下兩位老師(其他都因學校欠薪而離職)而無法開學。
我們抵達時,學校因假日而大門關著,看不出有什麼異常。旁邊的校史館當然也是關著,不過看起來似乎顯得格外蒼老,默讀掛在牆上的標語,讓我興起某些美好的東西業已一去不復返的感慨。
也許世間的一切都躲不過變化的命運,變化雖然意味著無常,如果在變化中讓人看到的是進步,也許還可堪告慰;但如果是退步,那就更令人搖頭嘆息了。
以前去獅頭山、南庄、獅潭,曾多次路過此地卻從未停留,今天特別在此佇足,觀看,不只對斗換坪的前世今生多了些許認識,也對世事無常有更多的體驗。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