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04 跟想像不一樣的羅福星

瀏覽次數: 20

 年輕時代約略知道苗栗地區有一位抗日烈士羅福星。這次來苗栗大湖,發現大湖有一個羅福星紀念館,於是在離開大窩生態文化園區後,就順道來訪。

 紀念館位於義民廟旁邊,是一棟客家圓樓建築,跟羅福星相關的文物資料主要在一樓,看了後才知道跟我原先的想像有很大落差。

 羅福星既非苗栗人,亦非台灣人,應該比較像一般說法裡的華僑。他1886年誕生於印尼的雅加達,父親是廣東的客家人,到印尼經商;母親則是具有荷蘭與印尼血統的在地華僑,所以羅福星的容貌有點像歐洲人。

 後來,他隨父親回到廣東,接受漢文教育。1896年,又和父親返回雅加達,就讀華文學校,兼習荷蘭文。1903年,羅福星祖父來台灣經商,他也跟著來到台灣,住在今天的苗栗造橋一帶,就讀苗栗公學校,學習日文。

 1906年,他又隨祖父回廣東,經過廈門時,聽到革命黨人的宣傳,而有了革命思想,1907年在廣東加入同盟會。1911年,從爪哇回廣東,參加黃花崗之役,是少數倖存者之一。1912年,他到臺灣成立同盟會支部,以台北大稻埕為基地,往返於臺北苗栗之間,招募同志,從中國走私武器來台,主張以革命推翻日本殖民統治。

 1913年,日本警察大湖支廳失竊一批槍隻,警方循線追查,偵破羅福星在各地建立的組織。羅福星逃到淡水,想搭船暫避中國,遭警方逮捕。並根據他身上所攜帶黨員名冊,大肆搜捕921人,進行審訊,史稱「苗栗事件」。

 結果以羅福星為首的20人被判死刑,在台北監獄被送上絞刑台。羅福星死時年僅廿八歲,臨刑前,留下兩句話:「不死於家鄉,永為子孫紀念;而死於台灣,永為台民紀念耳。」

 紀念館旁邊的大湖褒忠義民廟,始建於1870年,原是為當年來此拓墾殉難的客家先民而建,在經過翻修後,正廳主位供奉的已為羅福星烈士的神位,而後方的昭忠塔內,安厝的則是羅福星及當年「苗栗事件」死難者的遺骨。

 而在台北市中華路上,原為專供日本人就讀的台北第一高等小學(末廣國校),也在1946年為了紀念羅福星,更名為台北市福星國民小學。

 來到苗栗大湖,因為認識涂敏恆、原住民雅悠、羅福星等在這塊土地上歡唱與悲歌過的人,而使我對大湖有了較真切的情感。

 離開大湖前,心裡想的是:我們必須感謝草莓和酒莊,為大湖帶來生意:但我們也不要忘了,讓大湖產生意義的不是草莓和酒莊,而是人。

 人生,除了吃喝玩樂和生意外,應該還要有些意義吧?

(照片攝於2023/3/15)

分享:

已發佈

分類:

, , , ,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