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來大窩前,先上網了解,曉得這裡除了有地景藝術外,更有「客家歌謠教父」涂敏恆的故居。也許從未認真聽過客家歌謠,這也是我第一次聽到涂敏恆的名字。
來了才發現,故居位於離《茶窩》與《編織記憶》兩個地景藝術不遠處,停車場更上方的山坡上。
我們從停車場驅車上去,沿路可見一排由涂敏恆所譜寫歌曲築成的矮牆,相當特殊。然後,看到一個中年男子坐在樹下的琴鍵上,似乎若有所思、又好像在歡迎我們的石雕,那正是涂敏恆。
涂敏恆的故居相當偏僻,但卻頗為幽靜。堂號「豫章」的舊宅早已人去屋空,雜草蔓生,而「客家歌謠教父」就是在這裡度過他的童年與青春歲月。
據大哥涂敏辰回憶說,家中以排行老六的涂敏恆最有音樂天份,在離鄉背井畢業於政戰學校音樂系後,踏入流行歌曲創作,以《送你一把泥土》紅遍全球華人歌壇。後來有感於自己所出身的客家歌謠式微,而與童年玩伴吳盛智合作客家歌曲創作,第一首《捱係客家人》就一炮而紅,隨後更陸續推出成千上百首,終而有「客家歌謠教父」之稱。
在亮麗的陽光下,看著安靜地坐在琴鍵上的涂敏恆,想像他當年從都會回到老家,與好友坐在灑滿月光的樹下,開懷痛飲、縱情高歌的情景……不只讓我有著遲來的欣羨,更有著淡淡的失落:如今,還有這樣的景致嗎?
也許為了找回失去的某種感覺,回到台北後,我特別到youtube去聽羅時豐所唱的涂敏恆代表作:《客家本色》。
這可能也是我第一次聽這首歌,或是聽了特別有感覺的一次。隨著羅時豐憨厚的歌聲,我腦中又浮現在大窩山中,坐在琴鍵上的涂敏恆身影……
還有,安排父母從南投水里山中移居到台中市區後,我經常帶他們去吃飯的一家客家餐廳,聽說那是羅時豐所開,餐廳的名字就叫做「客家本色」……
因為去了一趟大窩,而使我生命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添染了額外的色澤與光彩。
(照片攝於2023/3/15)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