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35 阿麗.水中土地公.北橫之驛

瀏覽次數: 124

 來到大溪復興路上的阿麗小館,剛好是中午十二點。我們點了客家小炒、水煮牛肉和炒高麗菜。

 二十幾年前,阿麗小館剛開張不久,我們就來光顧過,記得當時點的也是客家小炒、水煮牛肉。這似乎是一種奇怪的組合,但聽說餐廳是一位湖南丈夫和客家妻子開的,就感覺不只是很好的搭配,反而多了一點傳奇。

 妻子說那是她吃過最好吃的客家小炒,我們也因此又來過幾次。這次重來似乎也隔了將近十年,還是照樣點客家小炒、水煮牛肉和炒高麗菜,還是一樣好吃(水煮牛肉比在北京吃的遜色一些,但可能是配料與做法不一樣),而且價格公道。總之,是一家讓人在用餐後會有既愉快又幸福感覺的餐廳。

 飯後,我們沿台七線往慈湖方向走,導航「水中土地公廟」,轉進頭寮路後走一小段,來到一個風景優美的大埤塘前。停車漫步細瞧,發現埤塘被中間的一條馬路分割為二,右邊的埤塘狹長、通往林深不知處;左邊的埤塘則較寬闊,塘中有一圓形小島,綠樹圍繞中露出一間小廟的身影。正是今天我們特地來參訪的頭寮大埤裡的水中土地公廟——埤崙屢豐宮。

 說起這間土地公廟還大有來歷:它始建於清朝年間,正確時間不詳,只知是大溪頭寮地區的開庄土地祠,由先民在山谷中的高凸地興建,庇護當地民眾。1967年,桃園農田水利會為灌溉農田而修築新福圳,將原有的溜池擴建成頭寮大埤,因為屢豐宮在頭寮大埤的蓄水範圍內,居民原本想將它遷移到別處,但擲筊結果卻都被土地公拒絕,兼又大埤施工期間一再發生機具故障之事,施工單位因此順應民情,改採將廟址在原地升高的作法。

 這也是為什麼今天的屢豐宮會在頭寮大埤中有四層樓高的人工島嶼上的原因。每逢初一、十五和土地公生辰等重要節日,當地民眾會僱一艘小船,載著鮮花素果登島祭拜。大埤水位會隨季節而變化,最高時只能看到屢豐宮的廟頂,甚至完全莫入水中。也算是難得一見的景觀。

 整個頭寮大埤周遭相當幽靜,埤中水鴨自在悠游,讓人陶然忘機,我想這裡對人或對神來說,都應該是一個理想的安身之處。

 看完水中土地公,我們轉而來到「北橫之驛」喝下午茶。它其實就是北橫遊客中心附設的咖啡廳。挑高的空間、大片的玻璃窗、柔和自然的陽光、點綴著綠意盎然的植栽,感覺非常舒服。我們點了兩杯熱美式和一份甜點,店家還附贈兩份法式起司千層棒,讓人倍感溫馨。

 我們就這樣對坐著,有一搭沒一搭地閒聊這個和那個,度過一段悠閒的午後時光。

 (文:2025 / 3 / 28  照片:2025 / 3 / 3)

分享:

已發佈

分類:

, , , , ,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