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05 大豹溪的泰雅先知是我學長

瀏覽次數: 753

 在桃園羅浮通往新竹馬武督的羅馬公路入口,有一座樂信.瓦旦紀念公園。

 園區內有一高聳的瞭望台,可以俯瞰四周的壯麗山河。公路旁有一排懷舊照片牆,訴說著樂信.瓦旦的事蹟。

 樂信.瓦旦的父親瓦旦‧燮促,是大豹溪區域的泰雅族總頭目,過著純樸無憂、逍遙自在的生活,後來漢人來了,他們的生活受到了威脅,於是領導族人反抗清朝統治;甲午戰後,日本人來了,他繼續領導族人反抗日本統治,後來因為體認到勢不我與而歸順。

 歸順的條件之一是要讓他兒子樂信.瓦旦能接受現代教育。樂信.瓦旦於是更名為渡井三郎,進入台灣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台大醫學院前身),接受現代醫學教育,因此也可以算是我的老學長。

 畢業後,樂信.瓦旦獲聘為總督府公醫,在泰雅族部落裡行醫,救治族人,並成為日方與泰雅族間的緩衝協調者。1929年,他更入贅日本四國愛媛的日野家族,更名「日野三郎」。1945年更獲聘為總督府評議會員。

 台灣光復後,樂信.瓦旦又更名為林瑞昌,當選第一屆台灣省臨時議會議員,積極為族人爭取權利。深受族人敬重,被尊為「先知」。

 後來因與族人及其他原住民團體從事「還我土地」運動,而在1952年以「高山匪諜」的罪名被捕,原判15年徒刑,後竟改判死刑,而在1954年與其他五位原住民領袖,在台北馬場町刑場被槍斃。

 站在樂信.瓦旦的雕像旁,我看著下方無言的山川,心中百感交集到一片空白。

 安息吧!學長。

分享:

已發佈

分類:

, , , , ,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