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24 重臨馬偕墓園有感

瀏覽次數: 8

 前些時候,淡江中學的學生團購了我的《青春第二課》,我因想去馬偕墓園拍照,就自己開車送書過去。老師特地安排了兩個學生為我導覽。

 其實,馬偕墓園我以前就來過,但經由學生導覽,也知道了以前不曉得的一些事,譬如學生告訴我,馬偕夫人張聰明是第一個環遊世界的台灣女子。我也告訴學生他們可能不知道的事,張聰明的名字是馬偕幫她取的,但為什麼叫做「聰明」?因為她原來的名字叫「蔥仔」,「蔥」與「聰」的發音相近。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張聰明確實也是當時的一位聰明人。

 張蔥仔是淡水對岸的五股坑人,從小就送給人家當童養媳。但在十二歲時,她的未婚夫不幸過世,養母認為她破格剋夫而逆待她,終日勞役,備極辛苦。幸好她未婚夫的祖母陳塔嫂同情她,給她不少精神上的慰藉。

 就在這段期間,馬偕傳福音傳到了五股坑,招呼青年男女來讀羅馬字,吟唱「養心神詩」,做禮拜敬畏上帝,參加者每月發白銀一元(當時一斗白米約二角)作為獎勵。在聽了馬偕講道而成為台灣首位女信徒的陳塔嫂,鼓勵張蔥仔報名參加;她努力向學,成績也非常優異。

 張蔥仔在一八七八年二月三日(時年十七歲)正式受洗,也由馬偕將她改名為張聰明。隨後,五股坑教堂落成,已經受洗的陳塔嫂見三十五歲的馬偕依然孤家寡人,而想把養孫女張聰明許配給他,馬偕認為這是上帝善意的安排而欣然接納,兩人遂在同年的五月二十七日於淡水英國領事館完成終身大事。

 婚後,張聰明除了照顧馬偕的飲食起居外,更經常隨同馬偕到各地佈道,而民眾也因馬偕成了「台灣女婿」,對他所宣揚的基督福音增加了不少好感,讓傳教更順利。一八八○年,張聰明隨馬偕遊歷印度、歐洲大陸、英國等地,最後抵達加拿大;為在淡水創辦神學院到各教會募款,並在隔年返台前,穿著台灣傳統服飾在歡送會上用英語暢談她在旅途中的見聞與人生感想。

 張聰明和馬偕育有二女一男,長女偕瑪連嫁給陳清義牧師,次女偕以利嫁給柯維思長老,都成了「台灣媳婦」。兒子偕叡廉在返回加拿大接受大學教育,並在美國得到碩士學位後,又回到台灣,創辦了淡江中學。如今,馬偕和張聰明夫婦,還有他們的兒女及配偶,都安息於馬偕墓園裡。

 馬偕到淡水傳教時,當地人呼之為「鬍鬚番」,對他、基督教和西方文明多抱持懷疑、排斥的心態。張聰明能夠從一個苦命的童養媳搖身變成通曉並傳播西方近代文明的馬偕夫人,她養祖母陳塔嫂固然功不可沒,但若非她本人有開闊的心胸、高超的眼界、過人的才智、豐沛的愛心,也無以致之。放眼她所處的時代,像她這樣的聰明人的確是有如鳳毛麟角。

(照片攝於2020 / 9 / 14)

分享:

已發佈

分類:

, , , ,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