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坑老街是常去之地,大選日投完票後,見天清氣朗,決定和從美國回來的女兒到深坑走走。女兒也是熟門熟路,從小就帶她們姊弟來此好多趟,但這次多了個目的,想到老街買甘蔘果,是我要吃的。
長途開車,嘴裡總想含個什麼食物。以前就在深坑老街買過甘蔘果,自己回家後切成一小粒一小粒,開車時含著,頗有生津潤喉提神的效果。後來改含糖果或酸梅,但糖果太甜、酸梅太鹹,都不甚理想,決定再來買甘蔘果。

來到老街,發現遊客還真多。我們先找吃的,光復樓(古早厝二)是最近幾年的愛店,我們點了白斬閹雞、豆腐捲、豆腐羹和炒割菜,上菜非常俐落,也都很可口。深坑類似的古早味小吃店很多,以那幾樣特色菜為主、店招雖不時更換、但都有一個水準,我們吃過的幾家,感覺都不錯。


飯後,先在老街閒逛。經過整修後的老街是既典雅又光鮮,除了豆腐外,店家賣的東西跟北部的多數老街其實差不多,但熱絡的氣氛似乎更勝一籌。

老街前段有間福德祠,我指著廟前簷上方一隻雞和一隻馬的剪黏,對女兒說:這個「雞馬」跟台語「加買」同音,意思是土地公會庇蔭商家,讓來此的顧客「加買」一些。看看周遭顧客紛紛掏錢買東買西的情景,似乎還有些效果。

老街中段另有一間「集順廟」,那又是另一個故事。現在神龕裡最大尊的似乎是媽祖,但此廟主祀的其實是媽祖後面較小的那兩尊——張巡與許遠(合稱二王、雙忠、尪公、保儀尊王與保儀大夫)。
張巡、許遠是唐朝死守睢陽城的名將,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其實,從這間集順廟也可推知深坑的居民多為福建安溪移民的後代,因為尪公就是安溪人的保護神(另一位保護神為清水祖師)。現在景美、木柵、萬隆都各有祀奉尪公的集應廟,而深坑、石碇也各有從那裡分香過來的集順廟,汐止也另有忠順廟,從廟宇的分布不只可看出是來自何處的移民,而且也能了解他們遷徙的過程。


深坑集順廟有一副對聯:「古廟大埕重演雙忠贊,老街小巷再唱四寶興」,我也因此才知道「深坑有四寶」:豆腐、包種茶、綠竹筍、黑豬肉。顯然,集順廟在地方上還扮演了承先啟後的角色。


終於,在一家小店買了半塊甘嵾果。然後,再到另一家小店買炭燒豆腐霜淇淋,坐在懷念的小學課桌椅上品嘗,也是愉快的經驗。最後,好像什麼都得到了一點,
功德圓滿地回家。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