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有七張、十二張、十四張、二十張等地名,其他地方更有三張犁、六張犁、九張犁、四十張犁等等。
先民來台移墾時,通常會以有幾張犁(幾頭牛)在該地開墾來稱呼那個地方,譬如新店的十四張就是因為最早(乾隆年間)有十四戶人家、十四頭牛、十四張犁在當地開墾而得名。
一頭牛一張犁能開墾多大面積的地,原非定數。但後來為了方便,又以一頭牛能開墾約五甲地來估算,所以,新店十四張這個地方,原來所占的面積大概就是七十甲左右。
當我們從新店大坪林搭捷運環狀線來到十四張站後,發現有一大堆人在排隊要去搭剛通車的安坑輕軌。我們不想湊這個熱鬧,直直往前走,不久就看到一個窩在大鐵皮屋裡的「斯馨祠」。
看了介紹(含網路)才知道,「斯馨祠」是一座土地公廟,原建於1779年(乾隆44年),位於當時交易市街「店仔街」的中心地帶,是新店地區最早的一間廟。1925年因大水遭損,由當地劉氏家族重建。
「斯馨祠」可能是台灣最文雅的土地公廟,有人說它來自唐朝劉禹錫「陋室銘」中的名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但最直白的解釋是:在閩南語裡,「斯馨」與「思鄉」同音,有先民不忘故土的意思。
2011年為了修築捷運環狀線,十四張當地的古蹟,包括195年歷史的利記公厝、135年歷史的劉氏古厝啟文堂、以及超過200年歷史的斯馨祠皆被拆除。有關單位允諾,未來會將這些古蹟在新店中央公園(原新店中央新村)重組為歷史文化園區。
所以,「斯馨祠」目前只能暫時窩在鐵皮屋裡。令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是:
「斯馨祠」土地被徵收時,有1500萬元的徵收款,但因「斯馨祠」沒有祭祀公會,照法律規定,這筆錢只能由該筆土地的所有權人「土地公」親自來領取,超過期限後若無人領取,則將充公。
所以,除非土地公顯靈,自己備妥雙證件和存款簿去申請領款,否則,未來「斯馨祠」的遷移重建,可能還需仰賴向各界人士募款。
不過,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新店區中正國小老師葉依培、李家兆設計了一個「時空旅人——新店人的生活故事」課程,讓資優班學生化身為詩人、陶藝家、史地學家、劉氏宗親、文創團隊、記錄片編劇、斯馨祠榮譽顧問、風水大師、捷運規劃人員的身分,從不同的角度和立場來探討「斯馨祠」這個極具意義的古蹟何去何從、遷移重建的諸般問題。
此課程設計參加第六屆教育部獎助製作特殊教育教材教具設計比賽,獲得資賦優異類教材組的佳作。 能讓民眾從小就關心自己所居住地方的歷史與文化,公開討論在過去與未來、傳統與現代化的兩難中如何取捨,總是件好事。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