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25 走訪和興炭坑與火聖廟

瀏覽次數: 64

 台北市四獸山區以前有很多礦坑,但都已廢棄,目前只有德興煤礦與和興炭坑在市政府大地工程處的規劃整治後,成為保存四獸山礦業歷史記憶的景點。

 我們在去了位於吳興街600巷底的德興煤礦後,下山吃完午餐,又轉往信義路五段150巷471弄底的和興炭坑。

 位於舊埤溪旁的和興炭坑建於1940年,開採出來的煤炭由輕便台車運送到三張犁輸出,但在輝煌半世紀後,於1990年收坑廢棄。

 如今在重新整修後,坑口前站著一個做礦工打扮的可愛穿山甲,旁間擺放著三輛運煤車,沿著運煤車道進入坑道,兩側坑壁有導覽圖文,如「採礦人生」、「煤車鐵道運輸」、「礦場通風與作業環境」、「礦場禁忌」、「礦工澡堂」等,看了才知道當時老師的月薪是800元,而礦工的月薪是2700元,難怪有人會不辭辛勞、冒著生命危險來當礦工。

 坑道雖然只有短短十幾公尺,但彷彿讓人走進時光隧道,想像自己成了坑道盡頭處那兩位礦工之一,也有了不同的感受。

 離開和興炭坑後,我們下山來到國泰醫院旁邊延吉街,祭祀火德星君的火聖廟。

  為什麼會來到這裡?火德星君是管火的火神,當年四獸山一帶有不少供奉火德星君的小廟,祈求礦坑內不要爆炸、發生火災;但它們都已隨著採礦業的沒落而走入歷史。

 當年延吉街兩旁有許多煉煤廠,經營煤球生意的陳大楠(連任八屆市議員、也當過議長的陳錦祥的祖父)在此興建火聖廟,祈求火德星君庇佑合境平安,不要發生火災。

 國泰醫院興建時,火聖廟受損,新廟是由國泰出資及附近民眾集資重建的。現在台北市消防局人員每年也會定期到火聖廟上香祈福,希望減少轄區內火災的發生。

 在走訪了德興煤礦、和興炭坑與火聖廟後,總算對當年四獸山一帶的礦業與先民的心願多了些認識,雖然粗淺,但對這座城市卻也多了點踏實的感覺,不再像過去那樣輕浮。

 (照片攝於2024 / 3 / 8)

分享:

已發佈

分類:

, , , , ,

標籤:

留言

在〈a0125 走訪和興炭坑與火聖廟〉中有 2 則留言

  1. 「Lily」的個人頭像
    Lily

    原來,台北也有礦坑,ㄧ直都以為在新北。

    1. 「王 溢嘉」的個人頭像
      王 溢嘉

      越老越發現,自己不 知道的事情實在太多。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