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02 家徽燈背後的生命故事

瀏覽次數: 145

 在公館圓環邊的蟾蜍山聚落,主體是空軍眷村,但面對馬路的第一排房子則是以前台灣農業試驗所及蠶業改良場的員工宿舍。

 我們在一戶人家的門口看到一種別緻的裝置:大門左右兩邊各有一盞牛奶盒製作的「家徽燈」——用紅紙剪出夫妻的姓氏及不同圖案(聽說晚上還能發光),旁邊還貼著屋內夫妻的小故事。

 有一戶人家裡面住的是歐陽伯與鄭阿姨,歐陽伯是蠶業改良場的人事主任,鄭阿姨是新竹開台進士鄭用錫的後人,十八歲就到蠶業改良場工作……。

 另一戶人家住的是胡伯與陳阿姨,胡伯河南人,來台後任職於農業試驗所,在蟾蜍山防空洞試種美國的洋菇菌種,大獲成功,而成為「台灣洋菇之父」。陳阿姨則跟胡伯是同鄉,教書數十年,擅長水墨畫……。

 介紹雖然簡短,但感覺這裡真是臥虎藏龍。

 其實,每個家庭都有他們獨特的生命故事。不論貴賤高下,當你走過一戶人家時,如果能知曉屋內人經歷過什麼樣的人生,即使只有三言兩語,也會讓人備感親切與溫馨。

分享:

已發佈

分類:

, , ,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