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 7
台北市。從公館圓環轉進羅斯福路與基隆路間的一條巷子,有個延伸到半山腰的蟾蜍山聚落,聚落的主體是百餘戶的空軍眷村(煥民新村)。因景觀特殊,侯孝賢導演的《尼羅河女兒》曾來此取景。
在路邊停好車,往上坡路上走,很快就看到一棟整修過的房子前張貼著海報,還有「蟾蜍山大客廳」的圓形招牌。
在蟾蜍山大客廳,我們看到了當地居民的用心與誠意,圖文並茂地和大家分享他們對這片生息之地的鍾愛與珍惜。
看了才知道,蟾蜍山的居民除了他們外,還有獼猴、穿山甲、山羌、白鼻心、大赤鼯鼠、角鴞、鼬獾、畫眉等等,而且都有影片為證,那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而「里山的我」則介紹這裡的孩子從小就和老師、專家上山走訪、紀錄、研究蟾蜍山動植物的習性,思考人類和自然界的相互影響與依存關係,也很讓人動容。
另一個「蟾藝空間常設展」的房間,展示聚落裡男女老幼利用簡單材料製作的創意作品,雖然不能說有多好,但卻也能讓人感受到他們在這裡生活的認真與趣味。
這裡曾經面臨要被拆遷的命運,幸賴當地民眾及熱心人士的聯合抗爭,才保存下來。看了他們怎麼介紹自己和賴以生存的這片土地,多思考一下,不去動他們,又會礙到誰?
發佈留言